當時的華江橋還僅是條雙向四線車道,低矮的混凝土造橋樑
台北市政府為了改善台北端橋頭,環河南路交口的市容與交通
在1969年推動華江地區都市更新案,曾是全台首次實施的區段徵收
以4座天橋串聯起在這路口四周新建的住商大樓
▲01|位在華江橋台北端,圍繞環河南路交口的華江整宅
▲05|如今多已為住宅的樓下商場
▲06|部分走道上堆滿了住家的雜物或是曬衣
▲07|如今是不少攝影師喜愛的取景地點
▲08|整排已在台北西陲存在超過半世紀
▲09|內外空間多已斑駁,不過結構倒是仍相當堅固
▲10|連絡一二樓如今看來相當復古的樓梯通道
並在1970年起建這群原規劃為「自足型社區」的整建住宅
華江整建住宅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五層樓建築
由當時知名的六大建築師聯手,其中包括設計、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沈祖海建築師以4座天橋串聯起在這路口四周新建的住商大樓
▲01|位在華江橋台北端,圍繞環河南路交口的華江整宅
其實早年這樣的規劃,是希望延續中華商場的設計
將人流從中華路、龍山寺一路給帶過來
據文獻早年一、二樓的確如預期,滿是古董、雜貨等店鋪
不過地點畢竟還是太過邊陲,很快就全都收攤轉為住宅
華江整宅的建築群使用至今也已超過半世紀
老舊的建築如今多為老人與弱勢族群繼續居住
不過這特殊的環境建築與串聯的空中步道,倒是吸引許多劇組、攝影師來取景
今天Kye也從台北車站一路散步回板橋的家
途中想到這處老建築,就在週日的一早前來拍攝
▲02|如今的華江橋已是1996年改建的第二代橋樑,同時多了跨越環河南路的高架引道
▲03|這段天橋為了避開下降的引道,改成了奇特的樓梯連接
▲04|華江整宅環繞在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四周
▲04|華江整宅環繞在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四周
▲05|如今多已為住宅的樓下商場
▲06|部分走道上堆滿了住家的雜物或是曬衣
▲07|如今是不少攝影師喜愛的取景地點
▲08|整排已在台北西陲存在超過半世紀
▲09|內外空間多已斑駁,不過結構倒是仍相當堅固
▲10|連絡一二樓如今看來相當復古的樓梯通道
● 旅台灣│台北相簿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